老實說拉... We are not belong here. Hahaha
我們做的是電漿輔助燃燒(plasma-assitant combustion), 還有超音速流體(supersonic/hypersonic flow)
然後還參加一個純化學光譜的會...  所以這次的 conference 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什麼太有趣的會
比較有趣的是每天跟同事去吃飯然後聽他們講垃圾話(?)

 

實驗室來了一個交換半年的法國碩士生 Edmond, 然後我就跟他聊一些歐洲學制的東西
畢竟我對去歐洲工作也很有興趣, 然後也不排斥如果以後有錢有閒在去歐洲念一個我有興趣的學位
越聊越覺得台灣的學生在國際上缺乏競爭力不只是語言的問題, 其實講的也很沒錯
台灣的大學教育根本沒有教給學生國際觀還有思想的東西
首先在法國, 小孩從8歲開始要學英文, 這個台灣的教育差不多, 現在上國小的小孩也是要學英文
接下來到10歲的時候, 法國小孩被要求要選德文/義大利文/西班牙文, 三選一
加上本來就要上的法文, 等於國小的時候他們就必須學3種語言
對法國人來說義大利文/西班牙文文法和單字跟法文很像, 不會太難學
但是德文是一個不一樣的系統, 所以多數的法國人會選德文
我們實驗室來的兩個法國人, 兩個德文都學了10年左右, 法文是母語不用講, 英語跟美國人溝通也沒障礙
反觀台灣也是差不多6, 7歲開始學英文, 甚至還不用學第二外語
結果成年以後台灣人居然英文不敢開口, 大部分的人連超過10個字的完整句子都講不太出來
到底我們的教育哪裡發生了問題?

 

再來法國進入中學以後, 哲學課開始是必修, 而且要一直修到你大學畢業
每學期都有哲學課. 哲學課在幹嘛? 老師開 3-5 本書單, 以法文的哲學家或思想家的著作為主
當然也有英國德國的哲學家著作的法文翻譯版, 這個學期的任務就是把這些書念完
然後寫一篇文章, 題目不限, 不過只能用書單的書當作 reference
這個可就難了... 我就說如果在台灣開這種課還要求必修
不只學生幹翻, 連家長都要去教育部抗議了
念亞里斯多德黑格爾有啥屁用? 以後會賺比較多錢嗎? 浪費時間不如多上點數學多解幾題物理
這是普遍台灣人的想法... 結果台灣比人家多上那麼多數學物理課
科技有法國厲害嗎? 人家有核子潛鑑, 有幻象, 有蓋核電廠的技術, 還可以上太空射衛星
台灣有什麼屁呢? 還是只能在 PTT 笑法國兩次世界大戰都要人家救援?
啊我忘了台灣根本從頭到尾都是別人的殖民地呢~ 連打世界大戰的資格都沒有XDDD
 

我考完 GRE 以後一直在思考, 為什麼台灣人的 GRE 作文分數不高?
除了英文是第一外語的問題, 但是念外文系念文學系的人單字量和外與靈敏度比理工科的還要多,
AWA  舊制大多也是考個 3.5 / 4.0 這種分數 (大概百分比在20-30%)
歐美的作文考的是考生的論述能力, 這也是法國為什麼要求學生要上哲學課, 從中學上到大學畢業
台灣的作文考什麼? 身為一個當年學測國文作文拿 22/27的人我有資格說話了吧?
國文作文寫屁話啊... 比誰比較會堆砌詞藻, 引經據典, 最好再從孔子或蘇東坡扯到人生的康莊大道
跟你講這樣寫保證可以拿到7成的分數, 只要你錯字不要太多, 字不要寫太醜

 

我們的教育有教我們質疑古人講過的話嗎? 有告訴我們說你的老師上司不一定是對的嗎?
你敢對他們提出質疑嗎? 從小就奴性教育嘛
為什麼台灣學術造假案層出不窮? 當教授說照著我這樣做就對了, 研究生敢去質疑嗎?
當處理數據以後發現不符合預期, 會去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哪邊做錯, 還是這也許是個了不起的新發現?
沒有, 9成的人都會說老闆說什麼就是什麼囉...隨便啦

 

所以之前看到一篇文章很感慨, 一個沒有思想文化的國家, 不會變成強國的
這件是俾斯麥在19世紀的時候就提出來了. 他看了日本和清朝派去歐洲留學的學生
然後就說: 將來日本必定戰勝清國, 果然甲午戰爭清朝被打到連祖宗都不認得了(茶)
俾斯麥說日本留學生來歐洲學的是歐洲的文化制度還有思想, 但是清國認為自己學會了工業技術就可以趕上
反觀到現在台灣的科技業, 狀況簡直一模一樣啊XDDD
從蔣經國時代開始台灣的發展, 除了代工以外有什麼? 就更厲害的代工而已
有辦法發展自己獨一無二的新興產業嗎? 沒有辦法
很多人都會說: 喔~ Uber 的概念又沒什麼, 我以前就想過, 喔~ Elon Musk 的新想法也沒什麼, 我以前也想過
所以呢? 台灣人發明 Uber 了嗎? 做出 Tesla 了嗎? 做出蘋果了嗎?
還是只能幫 Tesla 代工電池, 幫蘋果代工晶片, 然後跟政府抗議為什麼要開放/禁止 Uber?
蘋果為什麼成功? 雖然我本人是個庫克黑, 賈伯斯腦粉, 也是忠實果粉
但是庫克之前在 MIT 的演講, 我 100% 贊同: 蘋果是以人性為根本
沒有人性, 沒有思想, 就不會有蘋果
蘋果的東西為什麼好用? (先不提這幾年每況愈下) 因為直覺操作啊,
不像 windows 我砍個程式還要去控制台點點點才能刪掉, 卸載完畢還要去檢查有沒有刪乾淨
蘋果大部分的程式可以直接拉到垃圾桶就好, 卸載完畢, end

 

庫克說: 我一點都不擔心 AI 取代人類, 因為 AI 是沒有思想的, 比起來我更擔心人類變成機器

 

我一直覺得台灣的教育真的很缺乏培養學生思考論述的能力
更可怕的是像我的母校, 新竹某宅校, 最近還大幅取消通識課程, 由電資學院或工學院教授兼任開設通識
想到就覺得很恐怖, 而事實上我們在念大學本科的那些專業科目
大部分出來工作都不會用到 (像我啊... 什麼有機? 能吃嗎? 高分子? 蛤??? 熱力學? 用到的有當初學的1/3 嗎?)
反倒是那些: 愛情的法律學分, 法學概論, 台灣海洋史, 經濟學這種課對生活中幫助更大
讓電資學院的教授來開設:半導體入門導論, 近代物理發展 <= 請問這跟上系上必修有什麼差?
評分方式也是像主科考試一樣, 只有固定答案, 不用學生思考或是申論
也許學生畢業像我一樣, 化學系跑去做航太電漿物理了, 有機化學對我還重要嗎? 我知道 PN junction 可以幹嘛?
對於非工程師的職位, 尤其是顧問或是 sales, 能夠用幽默易懂的方是闡述自己的想法
深入了解對方的文化習慣去溝通提供服務更重要, 這些東西物理數理課本都不會寫
如何向外國人生動的介紹台灣的文化? 問台灣人台灣有什麼文化有什麼歷史值得向外國人講述?
我賭大部分人講不出個所以然來, 缺少了這些東西, 台灣有什麼好引以為傲?
所以人文科學真的很沒用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ppyenno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